|
|
关于固结理论和有效应力的讨论 |
沈珠江;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 |
|
[1] |
冯怀平, 耿会岭, 韩博文, 商卫东, 常建梅. 非饱和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089-1095. |
[2]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从变形、水量变化和强度三方面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906-915. |
[3] |
张升, 贺佐跃, 滕继东, 刘岩, 盛岱超. 非饱和土水汽迁移与相变:两类“锅盖效应”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961-968. |
[4] |
刘汉龙, 王维国, 刘军, 陈育民, 杨贵. 饱和砂土场地大型爆炸液化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601-608. |
[5] |
冯怀平, 马德良, 王志鹏, 常建梅. 基于范德堡法的非饱和土电阻率测试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690-696. |
[6] |
刘文化, 杨庆, 唐小微, 渦岡良介. 不排水条件下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特性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3): 486-494. |
[7]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变量试验验证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80-384. |
[8] |
吴宏伟. 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机理[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1): 1-47. |
[9] |
章为民, 顾行文, 王芳. Terzaghi固结系数的试验反演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99-103. |
[10] |
胡少华, 章光, 赵顺利, 姜秀玲, 陈益峰, 周创兵. 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热处理北山花岗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330-335. |
[11] |
朱青青, 苗强强, 陈正汉, 姚志华, 章峻豪. 考虑基质势影响的非饱和土水分运移规律测试系统研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40-244. |
[12] |
王英男, 陈曦, 王冬勇, 于玉贞. 一个简化的土水特征曲面模型及其在非饱和渗流分析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04-109. |
[13] |
张昭, 刘奉银, 李荣建, 柴军瑞, 谷雨. 基于持水曲线预测非饱和土相对渗气系数的新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80-285. |
[14] |
王庭博, 傅中志, 陈生水, 韩华强. 堆石料动力残余应变模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399-1406. |
[15] |
高游, 孙德安. 制样方法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529-15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