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粗粒料的变形特性和缩尺效应 |
王继庄; |
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 |
|
[1] |
朱亚林,孔宪京,邹德高,李永胜. 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和破坏机理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62-. |
[2] |
吴永胜, 谭忠盛, 余贤斌, 喻渝, 李磊, 郭小龙. 龙门山北段千枚岩强度及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106-1114. |
[3] |
伍婷玉, 郭林, 蔡袁强, 王军. 交通荷载应力路径下K0固结软黏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859-867. |
[4] |
刘斯宏, 邵东琛, 沈超敏, 王子健. 一个基于细观结构的粗粒料弹塑性本构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777-783. |
[5] |
郭楠, 陈正汉, 高登辉, 周勇, 杨校辉, 扈胜霞. 加卸载条件下吸力对黄土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735-742. |
[6] |
胡少华, 章光, 赵顺利, 姜秀玲, 陈益峰, 周创兵. 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热处理北山花岗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330-335. |
[7] |
石北啸, 蔡正银, 陈生水. 温度变化对堆石料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99-305. |
[8] |
周扬, 邹德高, 徐斌, 滕晓威, 孔宪京. 考虑堆石料软化特性的坝坡动力稳定和滑移变形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9): 1713-1719. |
[9] |
郭万里, 朱俊高, 温彦锋. 对粗粒料4种级配缩尺方法的统一解释[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473-1480. |
[10] |
王庭博, 傅中志, 陈生水, 韩华强. 堆石料动力残余应变模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399-1406. |
[11] |
王卫东, 吴江斌, 王向军. 基于极限载荷试验的扩底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330-1338. |
[12] |
熊 焕,郭 林,蔡袁强. 交通荷载应力路径下砂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662-669. |
[13] |
魏匡民,陈生水,李国英,傅中志. 基于状态参数的筑坝粗粒土本构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654-661. |
[14] |
邵龙潭, 刘港, 郭晓霞. 三轴试样破坏后应变局部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 385-394. |
[15] |
黄茂松, 李森, 俞剑. 基于弹性有限元的虚拟加载上限分析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295-23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