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墙下筏板基础共同作用分析方法探讨 |
姚祖恩;张季容;吴志平; |
浙江大学土木系;浙江大学土木系 杭州310027;杭州310027; |
|
|
摘要 <正> 一、前言随着我国多层住宅建设的不断发展,六层至八层的砖混结构住宅在我国中小型城市日益增多。这类房屋由于受到造价限制,常常不采用昂贵的桩基,而采用墙下浅埋筏板基础和天然地基。为满足使用要求,这类住宅的平面图形十分复杂,承重墙互相交错。又由于大量普及于中小城市,立面要求各异,门窗尺寸的种类繁多,墙面尺寸多变。在常规设计中,只能采用近似计算,无法考虑上部混合结构,筏基和土介质的共同作用分析。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均未见到这类房屋的共同作用分析报道。
|
|
关键词 :
共同作用分析,
筏板基础,
方法探讨,
土介质,
有限压缩层,
上部结构,
子结构,
简化方法,
墙下筏基,
混合结构
|
|
[1] |
木林隆, 黄茂松. 基于小应变特性的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分析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zk2): 304-310. |
[2] |
滕延京, 石金龙, 宫剑飞, 王曙光.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桩基础结构内力的计算分析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138-1142. |
[3] |
滕延京, 石金龙, 宫剑飞, 王曙光. 考虑软土地基变形影响的基础内力分析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487-490. |
[4] |
木林隆, 黄茂松.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5): 820-827. |
[5] |
王浩然, 王卫东, 徐中华. 基于数值分析的预估基坑开挖对环境影响的简化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suppl): 108-112. |
[6] |
徐前卫,朱合华,马险峰,马忠政.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梁下方群桩基础的托换与除桩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7): 1217-1226. |
[7] |
宫剑飞, 石金龙, 朱红波, 周圣斌. 高层建筑下大面积整体筏板基础沉降原位测试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6): 1088-1093. |
[8] |
王卫东, 王浩然, 徐中华. 上海地区板式支护体系基坑变形预测简化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10): 1792-1800. |
[9] |
闫富有, 刘忠玉, 殷伟希. 黏弹性地基上厚筏基础蠕变沉降的耦合边界元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1): 94-101. |
[10] |
尹骥, 魏建华. 基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的长短PHC管桩基础处理[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up2): 265-270. |
[11] |
石金龙;滕延京;. 柱下筏板基础冲切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5): 743-749. |
[12] |
崔春义;栾茂田;杨庆;年廷凯;. 结构–桩筏–地基体系时间效应的三维数值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8): 1244-1250. |
[13] |
刘冬林;郑刚;. 对“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10): 1594-1595. |
[14] |
刘滔;刘明振;. 关于“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10): 1593-1594. |
[15] |
干腾君;康石磊;邓安福;. 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上筏板基础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1): 110-1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