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计算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模量的新方法 |
姜前; |
长沙铁道学院土木系; |
|
|
摘要 <正>一、前 言 我国从1977年开始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据不完全统计,至1985年为止,全国碎石桩总进尺约420万延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实践的同时,国内对于振冲碎石桩地基进行了理论研究。例如,文献1、曾将 Brauns理论推广到振冲置换复合地基以及各种群桩情况;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了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在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面,国内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
|
关键词 :
碎石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变形模量,
单桩载荷试验,
桩间土,
压应力,
P-S曲线,
新方法,
沉降量,
振冲碎石桩,
荷载板
|
|
[1] |
李丽华, 崔飞龙, 肖衡林, 马强, 任增乐, 罗诗哲. 轮胎与格室加筋路堤性能及承载力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1): 81-88. |
[2] |
林智勇, 戴自航. 由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 155-162. |
[3] |
汪彪, 徐光耀, 施木俊. 双排桩桩间土加固作用在长江一级阶地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zk2): 236-241. |
[4] |
曹文贵, 赵聚才, 贺敏, 王江营. 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沉降分析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5): 818-826. |
[5] |
张永兴, 王明珉, 刘杰, 王桂林. 无挡板悬臂式抗滑桩桩间土体稳定性上限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 118-125. |
[6] |
王修山, 凡涛涛.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和路基设计指标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296-300. |
[7] |
韩冉冉, 徐满意, 乔小利, 王海鹏, 郭伟. 水下超软土地基振冲碎石桩试验及参数控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612-616. |
[8] |
刘汉龙.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1): 34-58. |
[9] |
蒋敏敏, 肖昭然, 蔡正银, . 高速公路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sup2): 475-479. |
[10] |
颜永国,董志良,杨昌斌,陈平山,邱青长. 颗粒级配对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效果影响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11): 1775-1779. |
[11] |
刘汉龙;周琦;顾长存;. 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新方法及其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1): 48-51. |
[12] |
聂庆科;胡建敏;商卫东;. 深厚软土地基上振动沉拔钢护筒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1): 128-132. |
[13] |
水伟厚;王铁宏;王亚凌;. 高能级强夯地基土载荷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7): 1090-1093. |
[14] |
邢皓枫;龚晓南;杨晓军;. 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简化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5): 521-524. |
[15] |
郑榕明;胡亚元;. 竖井衬砌主动土压力在一般环向压应力系数下的简化滑移线解(英文)[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 110-1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