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振动法与传递函数法结合的试桩技术 |
潘时声; |
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杭州; |
|
|
摘要 <正>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动力试桩方法可分为大应变法和小应变法两类。小应变法在这之前由于还没有找到桩的承载力与刚度之间的本质关系,其单桩承载力值只能凭动静对比和经验来确定,有时误差较大。本文介绍用稳态扫频强迫振动法(简称振动法)和传递函数法的结合检测桩的质量并确定承载力。用传递函数法计算桩的静力受荷性能,由此得到桩的承载力与刚度之间的本质关系,再用振动法测得桩的实际刚度和桩身质量,通过综合分析可确定单桩承载力。
|
|
关键词 :
振动法,
传递函数法,
试桩,
灌注桩,
桩的承载力,
桩身质量,
桩的刚度,
速度导纳,
反应曲线,
小应变法
|
|
[1] |
唐丽云,杨更社. 桩基施工对冻土地区桩基热影响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50-. |
[2] |
汪明元, 单治钢, 饶锡保, 江洎洧, 潘家军, 狄圣杰. 基于近海钢管桩现场试验的海洋土参数反演[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43-148. |
[3] |
庄妍, 牟凡, 崔晓艳, 张海霞. 全套管灌注桩在临近地铁隧道的暗桥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2): 41-45. |
[4] |
陈仁朋, 任宇, 陈云敏. 基于沉降控制的竖向下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桩基设计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4): 622-628. |
[5] |
廖少明, 魏仕锋, 谭勇, 柳骏茜. 苏州地区大尺度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3): 458-469. |
[6] |
李永辉, 王卫东, 吴江斌. 基于桩侧广义剪切模型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2): 2157-2166. |
[7] |
王川婴, 韩增强, 王玉山. 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检测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12-1215. |
[8] |
王召磊, 吴旭君, 彭帅, 杜甫志, 赵伟, 姜晓光. 旋挖咬合灌注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192-1195. |
[9] |
邹正盛, 钱忠晓, 孔超, 孔清华. 复杂地层双动钢管护壁灌注桩施工技术[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188-1191. |
[10] |
汤洪霞, 张明义, 刘宗禹, 张鹏, 白晓宇. 胶州湾填海地区深嵌岩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71-1074. |
[11] |
张骞, 李术才, 张乾青, 李利平, 周宗青. 软土地区超长单桩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66-1070. |
[12] |
王中文, 刘志峰, 罗永传. 港珠澳大桥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自平衡法实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16-1219. |
[13] |
马海龙. 基坑被动区加固对支护影响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573-578. |
[14] |
刘开富, 方鹏飞, 刘雪梅, 胡意, 谢新宇.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54-1057. |
[15] |
姚建明, 孟振, 陈锦剑, 王建华. 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软土地区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58-106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