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滑坡体的波动测试及力学分析 |
吴绵拔;高建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
|
摘要 <正> 一、前言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较普遍。对于能以人工加以防治的潜在滑坡,偏重于工程处理,使其稳定下来,避免滑坡的发生;对于不可抗拒的大规模潜在滑坡,着重于工程地质调查,判断可能发生的滑坡趋势;采用有效的监测预报手段,捕捉滑坡前兆,做好滑坡临阵报警,尽可能减轻损失。滑坡后,进行滑坡调查及反分析,研究滑坡体的整治。
|
|
关键词 :
滑坡体,
波动测试,
新滩滑坡,
力学分析,
链子崖,
岩土介质,
潜在滑坡,
横波测试,
平洞,
纵波和横波
|
|
[1] |
贾金青,涂兵雄,王海涛,孟刚,姚大立,.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力学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9): 1320-1325. |
[2] |
张洪武 王鲲鹏. 基于物质点方法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模拟(III)——两相物质点方法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4): 0-0. |
[3] |
申永江;吕庆;尚岳全;. 对“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2): 308-. |
[4] |
尤春安;. 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受力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26(6): 828-831. |
[5] |
王国体;. 对“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26(2): 303-304. |
[6] |
王国强;吴道祥;刘洋;吴唱懂;. 巢湖凤凰山滑坡形成机制和稳定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5): 645-648. |
[7] |
陈立宏;李广信;. 关于“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的讨论之二——兼论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渗流力[J].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24(3): 396-397. |
[8] |
贺可强;潘岳;. 岩土介质的本构失稳与折迭突变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4): 506-509. |
[9] |
冯树仁;丰定祥;葛修润;谷先荣;. 对“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及应用”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1): 129-. |
[10] |
王明年;张建华;. 工程措施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效果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20(5): 30-33. |
[11] |
张永兴;. 岩石高陡边坡的岩体模型及其参数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17(4): 77-84. |
[12] |
陈希哲;黄绍常;牛幼芳;. 北京昆仑饭店深基槽滑坡与加固处理[J].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17(3): 82-86. |
[13] |
沈珠江;. 桩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桩的极限设计[J]. 岩土工程学报, 1992, 14(1): 51-56. |
[14] |
黄晓明;邓学钧;. 弹性半空间地基板在动荷作用下的力学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1991, 13(4): 66-70. |
[15] |
丰定祥;吴家秀;葛修润;.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 1990, 12(3): 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