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击实膨胀土微结构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
施斌;李生林;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
|
摘要 <正>对击实土的微结构的研究,早在1958年,土力学家T.W.Lambe连续发表了二篇著名的文章,并在ASCE主办的杂志上进行了近一年的讨论。接着H.B.Seed与C.K.Chan在1959年发表了另一篇有名的文章。但是在这些文章中,在评价微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时,都是以一种假想的、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微结构模型来讨论的,因此对击实土中微结构的研究是比较笼统的。以后的几十年,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击实土或扰动土的微结
|
|
关键词 :
微结构,
工程特性,
击实膨胀土,
微结构模型,
电子显微镜,
工程性质,
土力学,
扰动土,
主观性,
团聚体
|
|
[1] |
陈晓祥, 杜贝举, 王雷超, 付东辉. 综放面动压回采巷道帮部大变形控制机理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 460-467. |
[2] |
岳中琦. 全球岩土工程领域共同挑战性问题的土力学理论根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2): 11-15. |
[3] |
王谦, 王平, 王峻, 钟秀梅, 马海萍, 冯敏杰. 微结构特性对饱和黄土动残余变形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2): 143-147. |
[4] |
周勇, 张磊. 深基坑土钉加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zk2): 106-112. |
[5] |
张先伟, 孔令伟, 臧濛. 雷州半岛玄武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5): 855-863. |
[6] |
陈群, 段波. 含裂缝砾石土的反滤准则[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0): 1802-1807. |
[7] |
周乔勇, 熊保林, 杨广庆, 刘伟超. 低液限粉土微观结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439-444. |
[8] |
陈继彬, 赵其华, 彭社琴, 陈子扬. 西南山区沟谷型软土工程特性及沉降规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945-950. |
[9] |
张明, 赵有明, 刘国楠, 胡荣华. 双层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差分解[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9): 1666-1674. |
[10] |
唐红梅,鲜学福,王林峰,陈洪凯. 基于小波变换的碎石土垫层落石冲击回弹系数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7): 1278-1282. |
[11] |
马巍, 王大雁. 中国冻土力学研究50a回顾与展望[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4): 625-640. |
[12] |
宋丙辉, 谌文武, *, 吴玮江, 江耀, . 舟曲锁儿头滑坡滑带土微结构的分形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zk1): 292-297. |
[13] |
石玉成, 裘国荣. 基于微结构的黄土震陷本构关系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zk1): 7-11. |
[14] |
刘世锋. 青海阿同公路K109路基病害治理工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zk1): 308-311. |
[15] |
张忠苗,房凯,王智杰,骆嘉成,. 泥浆零排放处理技术及分离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9): 1456-146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