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座电厂粉煤灰的强度特性及筑坝方法 |
何昌荣; |
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 |
|
|
摘要 <正>前些年建筑的贮灰坝,大都依据水利工程中土坝和堆石坝的设计原则一次性建造的。稍后改为使用当地材料建造初期坝和继后逐级建造的子坝。子坝的坝基为粉煤灰。由于库区内贮放的是水和灰,与通常的水坝有所差别。所以,若按挡水坝要求来设计,一般会有保守的一面。另一方面,粉煤灰比重小、颗粒细(平均粒径d<sub>50</sub>一船小于0.1mm)、均匀、无粘性,饱和状态下受静力和动力作用都容易发生流动性的液化破坏。此外,采用的土、石坝料占用大量
|
|
关键词 :
强度特性,
筑坝方法,
电厂粉煤灰,
堆石坝,
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
当地材料,
贮灰坝,
液化破坏,
初期坝
|
|
[1]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3333, 3333(3333): 1323-. |
[2]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23-. |
[3] |
沈 婷,李国英. 超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力状态影响因素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45-. |
[4] |
朱晟, 邓石德, 宁志远, 王京. 基于分形理论的堆石料级配设计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151-1155. |
[5] |
倪沙沙, 迟世春. 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高心墙堆石坝渗透系数反演[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727-734. |
[6] |
徐斌, 刘小平, 邹德高, 孔宪京, 余翔. 基于混凝土不均匀性面板堆石坝面板损伤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66-372. |
[7] |
吴海民, 束一鸣, 滕兆明, 蒋善平, 刘云锋. 高堆石坝面防渗土工膜锚固区夹具效应破坏模型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30-36. |
[8] |
何宁, 王国利, 何斌, 汪璋淳, 周彦章, 钱亚俊, 李登华, 张桂荣. 高面板堆石坝内部水平位移新型监测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4-29. |
[9] |
胡再强, 兰官奇, 于淼, 李宏儒. 高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上游坡面变形规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93-298. |
[10] |
牛亚强, 王旭, 廖孟柯, 蒋代军, 刘德仁. 冻结改良黄土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98-203. |
[11] |
邵帅, 杨春鸣, 邵生俊. 锚固面板堆石坝的构筑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61-66. |
[12] |
孙超伟, 柴军瑞, 许增光, 覃源. 金川水电站地下厂房裂隙围岩渗控效应数值模拟与评价[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786-797. |
[13] |
魏匡民,陈生水,李国英,傅中志. 基于状态参数的筑坝粗粒土本构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654-661. |
[14] |
孔纲强, 孙学谨, 李辉, 曹兆虎. 孔隙液体对玻璃砂透明土强度特性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2): 377-384. |
[15] |
周墨臻,张丙印,张宗亮,冯业林. 超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8): 1426-14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