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硬岩巴西劈裂法试验误差影响率分析”讨论的答复
汪亦显;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Reply to the discussion on "Analysis of influence on errors in Brazilian test of hard rock"
WANG Yixian
Key Laboratory of Road Structure and of Material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China
摘要 <正>非常感谢尤明庆教授对"硬岩巴西劈裂法试验误差影响率分析"的关注和提出相关讨论,现就尤明庆教授在讨论稿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若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按照我国岩石力学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1],试件厚径比取0.5~1.0。若试件厚度为L,直径为D,破坏荷载为P,则其抗拉强度一般可以近似表示为[1]
关键词 :
劈裂法 ,
影响率 ,
岩石抗拉强度 ,
试验误差 ,
硬岩 ,
巴西 ,
讨论稿 ,
岩石力学 ,
误差影响 ,
试验方法标准
[1]
杨仁树, 陈骏, 刘殿书. 动态巴西圆盘劈裂试验的极限分析解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156-1160.
[2]
刘祥鑫, 张艳博, 梁正召, 刘善军. 岩石破裂失稳声发射监测频段信息识别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096-1105.
[3]
刘志勇, 肖明砾, 卓莉, 谢红强, 何江达. 石英云母片岩加卸荷力学特性及其卸荷本构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85-91.
[4]
苏国韶, 陈智勇, 尹宏雪, 张晓鹤, 莫金海. 高温后花岗岩岩爆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9): 1586-1594.
[5]
苏国韶, 陈智勇, 蒋剑青, 莫金海, 石焱炯. 不同加载速率下岩爆碎块耗能特征试验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481-1489.
[6]
黄彦华,杨圣奇,鞠杨,周小平,高峰. 断续裂隙类岩石材料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212-1220.
[7]
侯鹏, 高峰, 杨玉贵, 张志镇, 张向向. 黑色页岩巴西劈裂破坏的层理效应研究及能量分析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930-937.
[8]
王凯兴, 潘一山, 窦林名. 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能量传递规律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309-2314.
[9]
申艳军,杨更社,荣腾龙,刘慧,吕伍杨. 岩石冻融循环试验建议性方案探讨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775-1782.
[10]
葛云峰, 唐辉明, 王亮清, 赵斌滨, 吴益平, 熊承仁. 天然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各向异性、尺寸效应、间距效应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 170-179.
[11]
熊诗湖, 周火明, 黄书岭, 蒋志明. 构皮滩软岩流变模型原位载荷蠕变试验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 53-57.
[12]
杨红伟, 许江, 聂闻, 彭守建. 渗流水压力分级加载岩石蠕变特性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9): 1613-1619.
[13]
王平, 冯涛, 朱永建, 余伟健. 加锚多组有序裂隙类岩体单轴破断试验分析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9): 1644-1652.
[14]
唐志成, 刘泉声. 考虑微凸体变形相互作用的节理闭合变形模型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5): 853-859.
[15]
黄彦华, 杨圣奇. 饱水灰岩巴西试验准静态加载应变率效应研究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5): 8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