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 |
冯世进;陈云敏;郑建国;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浙江杭州310027;浙江杭州310027;浙江杭州310022; |
|
|
摘要 感谢陈秋南先生等对“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现就讨论稿中涉及的问题作如下答复 ,与陈先生等进一步交流。 ( 1)原文中的静载荷试验是采用 8根桩长 3 0 .5m ,80 0的锚桩提供锚拔反力 ,锚桩和试桩的平面布置如图 1所示。试桩中心与最近处的锚桩中心距离为 2 915mm ,大于 3D(D为试桩直径 ) ,但小于 4D ;试桩中心与远处的锚桩中心距离为 3 90 5mm ,大于 4D。 1985年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协会 (ISSMFE)根据世界各国对有关静载试验的规定 ,提出了静载试验的建议方法并指出 :试桩中心到锚桩和到基准桩
|
|
关键词 :
中超长钻孔灌注桩,
黄土地基,
承载性状,
试验研究,
滑动测微计,
静载试验,
试桩,
静载荷试验,
技术规范,
基准桩
|
|
[1] |
王俊林,王复明,任连伟,王志宽,丁亚峰. 大直径扩底桩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406-. |
[2] |
牛亚强, 王旭, 廖孟柯, 蒋代军, 刘德仁. 冻结改良黄土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98-203. |
[3] |
汪明元, 单治钢, 饶锡保, 江洎洧, 潘家军, 狄圣杰. 基于近海钢管桩现场试验的海洋土参数反演[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43-148. |
[4] |
王环玲, 徐卫亚, 巢志明, 孔茜. 致密岩石气体渗流滑脱效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777-785. |
[5] |
齐昌广, 刘汉龙, 陈永辉, 刘干斌, 左殿军.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承载试验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302-2308. |
[6] |
彭劼,何想,刘志明,冯清鹏,何稼. 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769-1774. |
[7] |
王卫东, 吴江斌, 聂书博. 武汉绿地中心大厦大直径嵌岩桩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1): 1945-1954. |
[8] |
王中文, 刘志峰, 罗永传. 港珠澳大桥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自平衡法实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16-1219. |
[9] |
杜甫志, 吴旭君, 王召磊, 骆永生, 赵伟, 钟如辉. 深圳地区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案例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50-1053. |
[10] |
姚建明, 孟振, 陈锦剑, 王建华. 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软土地区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58-1061. |
[11] |
郭杨, 崔伟, 陈芳斌, 陈巧. 一种抱箍式连接PHC抗拔管桩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07-1010. |
[12] |
张琰, 陈培, 赵贞欣. 软土地基挤扩支盘桩基础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994-997. |
[13] |
方鹏飞, 齐金良, 周兆弟. 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承载性状对比试验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20-1023. |
[14] |
陈飞, 吴开兴, 何书. 挤扩支盘桩承载力性状的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990-993. |
[15] |
谈一评, 曾镇强. 简谐动力波作用下锚杆拉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3): 409-4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