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讨论的答复 |
王国体; |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
|
|
摘要 <正> 笔者的文稿“应力重塑方法及其工程实现”(《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第25卷第6期),得到同行的关注与讨论,笔者感到十分欣慰。现对王子辉、张雪东同志所提出的“对该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和相关问题作如下答复。
|
|
关键词 :
应力重塑,
应力状态,
工程实现,
力学效应,
基底附加应力,
力学分析,
工程应用,
物理力学性质,
土方开挖,
岩土工程学
|
|
[1]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从变形、水量变化和强度三方面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906-915. |
[2]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变量试验验证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80-384. |
[3] |
岳中琦. 全球岩土工程领域共同挑战性问题的土力学理论根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2): 11-15. |
[4] |
祝恩阳, 姚仰平, 朱建明. SMP面应力状态图解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1): 36-40. |
[5] |
陈生水. 土石坝试验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 1-28. |
[6] |
张克. 某基坑工程管控及实例分享[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zk1): 214-218. |
[7] |
宫剑飞, 侯光瑜, 周圣斌, 郑文华. 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沉降特点及筏板弯矩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9): 1631-1639. |
[8] |
蒋中明, 王为, 冯树荣, 钟辉亚, 赵海斌. 应力状态下含黏粗粒土渗透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 98-104. |
[9] |
丁智, 葛国宝, 魏新江, 蒋吉清. 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地基土应力状态变化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647-651. |
[10] |
李大勇, 郭彦雪, 高玉峰. 莫尔圆极点法原理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10): 1883-1888. |
[11] |
雷国辉, 郑强. 瑞典条分法剖析引发的有效应力和渗流力概念问题[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4): 667-676. |
[12] |
姚 瑞, 杨树新, 陆远忠, 米 琦, 甄宏伟. 在地应力测量中准确求解最大、最小水平应力问题 的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2): 317-325. |
[13] |
宋丙辉, 谌文武, *, 吴玮江, 江耀, . 舟曲锁儿头滑坡滑带土微结构的分形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zk1): 292-297. |
[14] |
黄斌, 何晓民, 谭凡. <>K0应力状态膨胀土膨胀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zk1): 442-447. |
[15] |
贾金青,涂兵雄,王海涛,孟刚,姚大立,.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力学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9): 1320-13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