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讨论的答复 |
闫明礼;王明山;闫雪峰;张东刚;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地基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北京100013;北京100013;北京100088; |
|
|
摘要 感谢何广讷先生等对“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现就讨论稿中涉及的问题做如下答复:(1)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对不同桩型的复合地基分别给
|
|
关键词 :
多桩型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承载力,
设计计算,
方法探讨,
地基处理,
承载力特征值,
静载试验,
复合模量,
单桩承载力,
CFG桩
|
|
[1] |
王俊林,王复明,任连伟,王志宽,丁亚峰. 大直径扩底桩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406-. |
[2] |
束一鸣, 吴海民, 姜晓桢. 中国水库大坝土工膜防渗技术进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1-9. |
[3] |
何 稼,楚 剑,刘汉龙,高玉峰,李 冰. 微生物岩土技术的研究进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643-653. |
[4] |
王卫东, 吴江斌, 聂书博. 武汉绿地中心大厦大直径嵌岩桩现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1): 1945-1954. |
[5] |
刘松玉, 李晨. 氧化镁活性对碳化固化效果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 148-155. |
[6] |
陈洪运,马建林,陈红梅,许再良,胡伟明. 桩筏结构复合地基中筏板受力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与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4): 646-653. |
[7] |
杜甫志, 吴旭君, 王召磊, 骆永生, 赵伟, 钟如辉. 深圳地区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案例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50-1053. |
[8] |
梁志荣, 李忠诚, 翁鑫荣. 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加固对周围环境的变形影响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744-748. |
[9] |
梁志荣, 李忠诚, 魏祥. 真空预压试验在上海迪斯尼工程场地形成中的应用及测试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702-706. |
[10] |
特性试验研究. 饱和黄土区CFG桩与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62-1065. |
[11] |
付文光. 一种用桩土载荷试验结果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592-595. |
[12] |
付文光, 吴旭君, 卓志飞. 有关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几个概念辨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167-1171. |
[13] |
黄生根. 柔性荷载下带帽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564-568. |
[14] |
王谦, 王兰民, 王峻, 高中南. 基于密度控制理论的饱和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指标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844-847. |
[15] |
谈永卫, 吴江斌, 陈畅.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室外展场地基处理设计[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758-76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