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灰改良膨胀土微孔结构试验研究 |
张小平;施斌;陆现彩;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江苏南京 210016;江苏南京 210093;江苏南京 210093; |
|
Experimental study on micro-pore 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 improved by lime |
|
摘要 0 引 言 用石灰改良黏性土的工程性质、抑制膨胀土的胀缩性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对于其机理以及掺灰量的确定,过去因技术的限制,多采用化学和力学的方法作过较多的研究[1~3],而对于膨胀土加灰前后微孔结构的变化及改性机理一直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从黏性土的微孔结构角度,采用美国产的ASAP-2010M+C表面吸附仪(该仪器在国外对矿物学和表面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4~6],且仅局限于矿物晶体结构和表面,而对土体的微孔和膨胀性的讨论未见诸各文献),对在实验室中放置了8a的石灰土压实土样进行了表面吸附试验研究,测得了土样加灰前后的BET比表面积、BJH微孔比表面积、BJH微孔体积、微孔孔径及孔径
|
|
关键词 :
膨胀土,
BET比表面积,
石灰改良,
结构试验,
黏土矿物,
最大干密度,
黏粒含量,
微孔结构,
微孔体积,
胀缩性
|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89) |
[1] |
吴庆华, 张家发, 武金博, 刘习银. 非饱和导排结构控制降雨入渗的边坡物理模型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1): 154-160. |
[2] |
徐丽丽, 刘丽佳, 徐昭巍, 张滨.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边坡冻害防护综合技术[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216-220. |
[3] |
夏炎, 刘海笑, 刘军. 膨胀土地区土工膜结合抗滑桩结构在滑坡治理与桥梁桩基防护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248-252. |
[4] |
周成, 路永珍, 黄月华. 香根草加固不同含水率膨胀土的侧限膨胀和直剪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30-35. |
[5] |
程明书, 汪时机, 毛新, 陈正汉, 江胜华. 结构性损伤膨胀土三轴加载下的裂隙形态及力学表征[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73-78. |
[6] |
张俊然, 孙德安, 姜彤, 黄志全. 宽广吸力范围内弱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其预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6): 1064-1070. |
[7] |
汪贤恩, 谭晓慧, 辛志宇, 徐全, 谢妍. 膨胀土收缩性质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2): 107-114. |
[8] |
刘涛, 王勇, 孙吉主, 李雄威. 吸湿环境下膨胀土与桩接触面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1): 161-166. |
[9] |
程展林, 龚壁卫, 胡波. 膨胀土的强度及其测试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1): 11-15. |
[10] |
李吴刚,杨庆,刘文化,杨钢. 基于SFG模型的非饱和膨胀土本构模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8): 1449-1453. |
[11] |
辛志宇, 谭晓慧, 王雪, 李芃, 汪贤恩. 膨胀土增湿过程中吸力-孔隙比-含水率关系[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7): 1195-1203. |
[12] |
周葆春, 孔令伟, 梁维云, 马全国, 张斌. 压缩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体变特征与持水特性的水力耦合效应[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4): 629-640. |
[13] |
董林, 王兰民, 袁晓铭. 细粒土液化判别特征指标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3): 504-511. |
[14] |
董林, 王兰民, 夏坤, 袁晓铭. 含细粒砂性土标贯液化判别方法改进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2): 2320-2325. |
[15] |
杨果林, 王亮亮, 杨啸. 不同服役环境下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振动特性模型试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1): 133-1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