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的讨论 |
裴向军; |
长春工程学院岩土与道桥工程系 吉林长春130021; |
|
|
摘要 笔者学习了郝哲等同志的“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5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有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yh1 关于原文的“基本事件”原文提到的“保证注浆堵水成功 (X )的基本事件有 :X1 水泥浆可注入裂隙 ,X2 扩散后达到设计注浆半径要求 ,X3满足塑性强度 ,X4 涌水量达到设计标准 ,X5~X4 +m 注浆泵运转正常等 5项 ,且不论用以上 5个“基本事件”来确定可靠性并绘制的“成功树”是否恰当 ,针对原文以上“基本事件”笔者有以下观点。(1)水泥浆的可注性X1原文X1 仅以水灰比W C的回归来确定 ,缺乏全面性。普通水泥颗粒较粗 ,其渗入能
|
|
关键词 :
可靠性设计,
注浆,
堵水,
岩体,
基本事件,
涌水量,
水泥浆,
极限状态方程,
塑性强度,
可靠性计算
|
|
[1] |
邓建, 肖明, 谢冰冰, 陈俊涛. 循环荷载下岩体结构面本构关系与积分算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048-1057. |
[2] |
张旭, 张成平, 韩凯航, 王剑晨.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结构沉降控制案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759-766. |
[3] |
金爱兵, 刘刚, 杨振伟. 基于颗粒流程序的仿真节理岩体模型及其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3): 540-546. |
[4] |
裴向军, 张佳兴, 王文臣, 杨福田. SJP注浆浆液水化进程与流变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201-209. |
[5] |
王华宁, 骆莉莎, 蒋明镜. 流变岩体中任意形状隧道分部开挖响应的理论解[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259-268. |
[6] |
李雅迪, 李嘉晋, 陈丁丁, 范仁祥, 桑国龙, 倪建明, 丁运生.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增强亲水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83-86. |
[7] |
廖志毅, 朱建波, 唐春安. 高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和地下硐室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响应[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60-265. |
[8] |
韩增强, 王川婴, 周济芳, 伍宇腾, 胡胜, 汪进超. 基于钻孔图像的孔壁岩体完整性计算及在裂隙岩体灌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45-249. |
[9] |
张海彦, 何平, 闫国新, 王剑晨, 刘喆. 既有桩基对盾构施工参数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9): 1615-1624. |
[10] |
巢志明, 王环玲, 徐卫亚, 贾朝军, 夏季. 柱状节理岩体渗透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407-1416. |
[11] |
王志良, 申林方, 徐则民, 李邵军. 岩体裂隙面粗糙度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262-1268. |
[12] |
郭汝坤, 冯春, 李战军, 乔继延, 李世海. 牙轮钻工作参数与岩体强度对应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221-1229. |
[13] |
薛秋池, 赵其华, 何云松.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改进与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351-1356. |
[14] |
郑刚, 张晓双. 软黏土中上覆荷载对注浆抬升长期效果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6): 969-977. |
[15] |
叶飞, 陈治, 贾涛, 毛燕飞, 毛家骅. 盾构隧道管片注浆幂律流型浆液渗透扩散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890-8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