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软土质地区微型桩基础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曾友金;王年香;章为民;徐光明;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4;江苏南京210024; |
|
Study on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f mini-pile foundation in soft soil |
|
摘要 0 前 言①在深厚的承载力较低的软土地基上建造杆塔基础 ,即使其天然地基满足承载要求 ,但其沉降往往过大而不能满足杆塔基础沉降要求 ,需采用桩基来减少其沉降变形。因微型桩的长径比甚大 ,单位桩体积的承载力远大于其他桩型及成桩工艺简便等特点 ,将其作为软土地区杆塔基础是比较经济合理的。群桩基础是由承台、桩群及土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共同工作体系 ,其承载特性和沉降特性 ,均受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制约。目前 ,有限元等理论分析方法还很难较好模拟分析群桩承载沉降特性 ,而现场群桩原型试验因试验设备、经费等因素往往不可能进行。因此 ,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了现场群桩模型试验 ,通过试验对群桩受力机理研究获得了显
|
|
关键词 :
离心模型试验,
群桩沉降,
微型桩,
成桩工艺,
压缩变形,
钻孔灌注,
沉降特性,
软土地基,
承载特性,
单桩极限承载力
|
|
[1]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3333, 3333(3333): 1323-. |
[2]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23-. |
[3] |
邢义川, 金松丽, 赵卫全, 张爱军, 安鹏, 张博.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湿陷试验新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3): 389-398. |
[4] |
缪林昌, 王非, 吴宏伟, 吕虎. 平行盾构开挖离心机模拟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73-379. |
[5] |
梁发云, 贾亚杰, 丁钰津, 黄茂松. 上海地区软土HSS模型参数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269-278. |
[6] |
崔光耀, 王道远, 倪嵩陟, 朱长安, 袁金秀, 周济民.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11-318. |
[7] |
陆健辉, 阮龙飞, 王永庆. 长江口软土地基水库围堤的防渗体结构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195-202. |
[8] |
曾志雄, 孔令伟, 黄珏皓, 凌贤长. 延吉膨胀岩变形特性的水-力路径效应与机制浅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22-227. |
[9] |
慕焕东, 宋登艳, 张茂省, 邓亚虹. 灌溉诱发型黄土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72-177. |
[10] |
吴九江, 文华, 程谦恭, 张建磊, 李艳. 基于接触面参数反演的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承载特性数值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456-1465. |
[11] |
翁效林, 王俊, 王立新, 张玉伟. 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地铁隧道影响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8): 1374-1380. |
[12] |
刘庭发,聂艳侠,胡黎明,周启友,温庆博.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水分迁移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761-768. |
[13] |
李镜培, 李林, 孙德安, 方睿. 基于总应力法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154-2163. |
[14] |
赵天龙, 陈生水, 王俊杰, 钟启明, 付长静. 堰塞坝漫顶溃坝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1): 1965-1972. |
[15] |
孔纲强,孙学谨,肖扬,赵红华. 透明土与标准砂压缩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895-19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