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板坝堆石料的蠕变试验研究 |
梁军;刘汉龙; |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8;江苏南京210098; |
|
|
摘要 1 引 言 一些建成蓄水的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结果表明 ,堆石坝体的变形在一定时期内并未结束 ,说明堆石具有流变的性质。罗马尼亚里苏 (Lesu)坝 ,在水库建成运行 2a后 ,左坝肩面板与趾板间产生明显的相对位移 ,导致周边缝止水破坏 ,满库运行 4a后 ,靠近右面坝肩面板继续产生一系列裂缝[1] 。此外 ,国外还有关于堆石的流变效应引起混凝土护面局部碎裂的实例[2 ]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堆石的流变在现场观测中都表现得比较明显[3 ] 。国内一些地方利用岩性单一的软岩或多种岩性软硬相兼的石碴料作为坝体堆石料[4] ,这些材料的流变特性也是比较显著的。2 堆石流变试验研究概况目前 ,堆石的流
|
|
关键词 :
蠕变试验,
面板坝,
堆石料,
蠕变规律,
应力状态,
面板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
蠕变参数,
固结应力,
广义虎克定律
|
|
[1]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3333, 3333(3333): 1323-. |
[2] |
徐泽平,侯瑜京,梁建辉. 深覆盖层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23-. |
[3] |
蔡 新,武颖利,李洪煊,易剑刚. 胶凝堆石料本构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40-. |
[4] |
沈 婷,李国英. 超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力状态影响因素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345-. |
[5] |
刘汉龙,林永亮,凌 华,傅 华. 加筋堆石料的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222, 2222(2222): 1418-. |
[6]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从变形、水量变化和强度三方面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906-915. |
[7] |
张龙, 陈正汉, 周凤玺, 孙树国, 扈胜霞, 姚志华.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变量试验验证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80-384. |
[8] |
徐斌, 刘小平, 邹德高, 孔宪京, 余翔. 基于混凝土不均匀性面板堆石坝面板损伤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366-372. |
[9] |
迟世春, 周雄雄. 堆石料的湿化变形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1): 48-55. |
[10] |
何宁, 王国利, 何斌, 汪璋淳, 周彦章, 钱亚俊, 李登华, 张桂荣. 高面板堆石坝内部水平位移新型监测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4-29. |
[11] |
石北啸, 蔡正银, 陈生水. 温度变化对堆石料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99-305. |
[12] |
韩洪兴, 陈伟, 邱子锋, 傅旭东. 考虑破碎的堆石料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34-239. |
[13] |
胡再强, 兰官奇, 于淼, 李宏儒. 高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上游坡面变形规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93-298. |
[14] |
沈婷, 李国英. 镶嵌式面板堆石坝应力应变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266-271. |
[15] |
邵帅, 杨春鸣, 邵生俊. 锚固面板堆石坝的构筑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61-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