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解法”的讨论 |
赵学勐; |
西安公路研究所; |
|
[1] |
胡再强, 于淼, 李宏儒, 张壮. 上游式尾矿坝的固结及静动力稳定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48-53. |
[2] |
赵波, 张桂荣, 何宁, 王国利, 何斌, 周成. 北疆地区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大比尺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938-945. |
[3] |
薛海斌, 党发宁, 尹小涛, 雷曼, 邓琴. 应变软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 570-576. |
[4] |
姜彦彬,何宁,周彦章,许滨华,林志强. 真空预压地下水位概念及测量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917-1922. |
[5] |
汤劲松, 刘松玉, 童立元, 沈才华. 卵砾石土抗剪强度指标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1): 167-171. |
[6] |
郑刚, 崔涛, 姜晓婷. 砂土层中盾构隧道局部破坏引发连续破坏的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9): 1556-1571. |
[7] |
连继峰,罗强,蒋良潍,刘钢,谢涛. 顺坡渗流条件下土质边坡浅层稳定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8): 1440-1448. |
[8] |
卜建清, 王天亮. 冻融及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4): 608-614. |
[9] |
徐光黎, 马郧, 张杰青, 范士凯, 屈若枫. 东京地下水位上升对地下工程的危害警示[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zk2): 269-273. |
[10] |
张磊, 张璐璐, 程演, 王建华. 考虑潜蚀影响的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9): 1680-1687. |
[11] |
张铎, 刘洋, 吴顺川, 汪成林.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的尾矿坝边坡破坏机理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8): 1473-1482. |
[12] |
施建勇, 雷省. 考虑破坏面转移和垃圾坝作用的边坡稳定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6): 998-1004. |
[13] |
孙闯, 张向东, 李永靖. 深部软弱岩体峰后等效力学模型及数值计算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6): 1113-1121. |
[14] |
应宏伟, 聂文峰, 黄大中. 地下水位波动下基坑周围地基土的孔压响应半解析解[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6): 1012-1019. |
[15] |
岑夺丰, 黄达, 黄润秋. 岩质边坡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模式及稳定性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4): 695-70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