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混合粉质粘土和疏浚土填埋场防渗垫层的环境土工特性研究”的讨论 |
杜延军;刘松玉; |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6;江苏南京210096; |
|
|
摘要 《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第6期发表的《混合粉质粘土和疏浚土填埋场防渗垫层的环境土工特性研究》(以下简称为“原文”)对天然粘土和天然粘土与疏浚土的混合土的吸附能力作了实验对比,并对这两种土的钾离子和铜离子的扩散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提高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笔者意欲在下述几点向原文作者请教和商讨。(1)关于扩散系数的定义。原文引用文献[1]所定义的扩散系数,称之为表观扩散系数,这与当前国际岩土工程界所普遍采用的扩散系数的定义是有区别的[13]。当普遍采用的扩散系数并不包含阻滞因子Rd项。文献[1]对于不同的扩散系数的定义作了详细的描述。特别是文献[2]对于采用所谓
|
|
关键词 :
环境土工,
粉质粘土,
岩土工程研究,
混合土,
天然土,
表观扩散系数,
模拟计算,
填埋场,
边界条件,
疏浚土
|
|
[1] |
许四法, 吴雪辉, 胡琦, 张勇, 王哲. Ca2+浓度对膨润土掺砂混合土渗透性能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6): 1145-1150. |
[2] |
何海杰, 兰吉武, 陈云敏, 邱清文, 史炜. 排水竖井在垃圾填埋场滑移治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5): 813-821. |
[3] |
适用性研究. 低渗透性土柱对流-弥散迁移试验解析模拟边界[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4): 636-644. |
[4] |
高洪梅, 沈艳青, 王志华, 陈国兴. EPS混合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2): 279-286. |
[5] |
朱 伟,舒 实,王升位,徐浩青,范惜辉.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击穿防渗系统的指示污染物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4): 619-626. |
[6] |
张文杰, 耿潇. 垃圾填埋场毛细阻滞型腾发封顶工作机理及性能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 454-459. |
[7] |
叶剑,兰吉武,陈云敏,柯瀚,王克虹. 垃圾填埋场中水平导排盲沟渗流模型及间距设计[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923-1929. |
[8] |
何海杰, 兰吉武, 陈云敏, 郑龙华, 史炜. 西北地区某填埋场堆体滑移过程监测与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9): 1721-1726. |
[9] |
孙文静, 刘仕卿, 孙德安, 魏振飞. 高掺砂率膨润土混合土膨胀特性及其膨胀量预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9): 1620-1626. |
[10] |
何宁, 沈雪松, 周彦章, 杨守华, 朱群峰, 黄康理, 高长胜. 大型疏浚土充填袋筑堤技术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3): 440-445. |
[11] |
陈云敏, 王誉泽, 谢海建, 蒋元生. 黄土-粉土混合土对Pb(Ⅱ)的静平衡和动态吸附特性[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7): 1185-1194. |
[12] |
黄茂松,王浩然,宁兆轲. Kettleman Hills填埋场三维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1): 1994-2001. |
[13] |
陈云敏. 环境土工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 1-46. |
[14] |
王丽艳, 高鹏, 陈国兴, 符仁建. 掺合钢渣的新型混合土工填料压缩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6-132. |
[15] |
柯瀚, 陈晓哲, 陈云敏, 兰吉武. 基于渗流-压缩耦合作用的填埋场渗沥液导排量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9): 1634-16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