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水泥土强度的试件形状和尺寸效应试验研究”的讨论 |
童小东;王玉国; |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江苏南京210016; |
|
|
摘要 笔者认真学习了陈更生等同志的“水泥土强度的试件形状和尺寸效应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第5期,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文中所讨论的内容是笔者一直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受益颇深。但有以下几点疑问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在前言中说由于圆柱体与立方体“两者在形状和尺寸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用一种条件下的实际强度去检验、评判另一种条件下的设计强度,其可比性就差,严格地讲不存在可比性”。笔者认为此结论有失偏颇。众所周知,在深层搅拌法的设计中,将室内水泥土试块的强度试验结果乘以强度折减系数(与施工及拟建工程的性质等诸多因素有关)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的方法已是非常普遍的方法,为众多的规范和规
|
|
关键词 :
试件形状,
水泥土强度,
抹油,
尺寸效应,
试验研究,
强度值,
水泥土试件,
龄期,
试验结果,
泊松比
|
|
[1] |
阮云凯, 陈剑平, 占洁伟, 曹琛, 宋盛渊, 孙东彦. 多参数统计均质区划分——以马吉水电站为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1): 148-153. |
[2] |
赵文芳, 唐晓武, 白彬. 双向不等轴拉应变对有纺织物开孔面积率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109-113. |
[3] |
牛亚强, 王旭, 廖孟柯, 蒋代军, 刘德仁. 冻结改良黄土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2): 198-203. |
[4] |
王环玲, 徐卫亚, 巢志明, 孔茜. 致密岩石气体渗流滑脱效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777-785. |
[5] |
齐昌广, 刘汉龙, 陈永辉, 刘干斌, 左殿军.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承载试验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302-2308. |
[6] |
孔宪京, 刘京茂, 邹德高. 堆石料尺寸效应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多尺度三轴试验平台[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1): 1941-1947. |
[7] |
彭劼,何想,刘志明,冯清鹏,何稼. 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0): 1769-1774. |
[8] |
孙奇, 董全杨, 蔡袁强, 王军, 胡秀青, 蔡瑛. 砂土小应变动力特性弯曲-伸缩元联合测试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 100-108. |
[9] |
葛云峰, 唐辉明, 王亮清, 赵斌滨, 吴益平, 熊承仁. 天然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各向异性、尺寸效应、间距效应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 170-179. |
[10] |
耿功巧, 蔡国军, 段伟宏, 邹海峰, 刘松玉. 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的CPTU尺寸效应与贯入速率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zk1): 89-93. |
[11] |
温晓贵,胡平川,周建,李一雯,陶燕丽. 裂缝对电渗模型尺寸效应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11): 2054-2060. |
[12] |
王丽艳, 高鹏, 陈国兴, 符仁建. 掺合钢渣的新型混合土工填料压缩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6-132. |
[13] |
郭杨, 崔伟, 陈芳斌, 陈巧. 一种抱箍式连接PHC抗拔管桩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007-1010. |
[14] |
朱万成, 张敏思, 张洪训, 郭孝庆, 关凯. 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尺寸确定的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6): 1121-1127. |
[15] |
谈一评, 曾镇强. 简谐动力波作用下锚杆拉拔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3): 409-4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