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申请200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的通知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
|
|
摘要 为奖励在我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科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促进我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及人才的成长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设立了“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和“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青年奖”。此两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每次各评选获奖人 1名 ,各评选提名奖 1~ 3名。获奖者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颁发奖牌、证书和奖金。根据《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奖奖励条例》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并且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具有优良作风和品德的科技工作者 ,可申请本奖 :①在土的基本性质和土力学理论的学术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
|
关键词 :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
科学技术奖,
茅以升,
岩土工程研究,
2002年,
土木工程学,
土力学理论,
教育基金,
科技工作者,
评审委员会
|
|
[1] |
. 第八届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奖评审会议纪要[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2): 270-. |
[2] |
. 关于申请第八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的通知[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8): 1212-. |
[3] |
. 简讯[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12): 1779-1830. |
[4] |
. 第一届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9): 1172-. |
[5] |
. 简讯[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8): 936-947. |
[6] |
. 简讯[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9): 993-. |
[7] |
. 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学术研讨会纪要[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5): 535-. |
[8] |
雷国辉;王轩;. 关于“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对房屋沉降影响的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2): 248-. |
[9] |
. 简讯[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2): 1396-1401. |
[10] |
杜延军;刘松玉;. 关于“混合粉质粘土和疏浚土填埋场防渗垫层的环境土工特性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1): 132-. |
[11] |
唐晓武;史成江;林廷松;罗春泳;. 对“混合粉质粘土和疏浚土填埋场防渗垫层的环境土工特性研究”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1): 133-134. |
[12] |
. 简讯[J].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0): 1122-. |
[13] |
陈秋南;王祥秋;包太;. 关于“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26(5): 722-. |
[14] |
王奎华;阙仁波;. 对“改进的库尔曼图解法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26(4): 578-. |
[15] |
. 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第1号)[J].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26(3): 3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