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基于粘弹性基础梁计算的地基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讨论的答复 |
苏超; |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
|
|
摘要 非常感谢王同生先生对“基于粘弹性基础梁计算的地基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 ,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弹性地基上基础梁板计算方法是一个具有悠久研究历史和众多研究成果的研究课题[1~ 3] 。近几年笔者主要工作是针对软基上船闸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的。由于地基沉降随时间变化 ,软土地基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为了降低船闸底板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以避免船闸底板开裂 ,工程上采用墩底分浇、预留宽缝、后期封合的施工方案 ,具有较好的效果。工程设计时底板计算采用弹性地基基础梁算法 ,把宽缝外部的边墩作为边荷载乘以适当的折减系数进行计算 ,折减系数的选取根据工程经验而定。为
|
|
关键词 :
粘弹性地基,
反分析方法,
基础梁,
地基参数,
计算方法,
仿真计算,
结构计算,
原型观测,
混凝土浇筑,
复线船闸
|
|
[1] |
束一鸣, 吴海民, 姜晓桢. 中国水库大坝土工膜防渗技术进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zk1): 1-9. |
[2] |
张浩, 石名磊, 郭院成. 基于分段荷载传递法的桩网路堤结构荷载效应整体分析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9): 1630-1639. |
[3] |
王树立, 张开智, 蒋金泉, 夏均民, 朱光丽. 深井大型硐室厚坚硬底板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7): 1316-1323. |
[4] |
赵晓彦, 吴兵, 李登峰, 蒋楚生, 李玉龙, 肖世国. 考虑桩间水平土拱效应的边坡桩间墙组合结构受力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5): 811-817. |
[5] |
齐昌广, 刘汉龙, 陈永辉, 刘干斌, 左殿军.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承载试验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2): 2302-2308. |
[6] |
马闫, 王家鼎, 彭淑君, 李永伟, 王军海, 陈玮. 大厚度黄土自重湿陷性场地浸水湿陷变形特征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3): 537-546. |
[7] |
刘钟, 郭钢, 邢占东, 王奋.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204-1207. |
[8] |
范礼彬, 章定文, 刘松玉.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应力计算方法比较[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1155-1158. |
[9] |
姚国圣. 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zk2): 693-696. |
[10] |
王元战, 龙俞辰, 王禹迟, 王朝阳. 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承载特性与简化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9): 1573-1579. |
[11] |
蒋关鲁, 王力伟, 杭红星. 路桥交界处地基附加应力修正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2): 208-218. |
[12] |
尹骥, 董月英. 抛支撑支点承载力和刚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suppl): 330-334. |
[13] |
郦能惠, 王君利, 米占宽, 李登华.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安全内涵及其工程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2): 193-201. |
[14] |
李树奇 黄传志 曹永华 刘爱民. 三维边坡稳定问题的基本方程与分析方法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12): 1892-1897. |
[15] |
郦能惠;孙大伟;王年香;黄悦照;肖贡元;. 混凝土面板堆石混合坝性状的预测[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8): 1149-1155. |
|
|
|
|